普遍認為是當年魯迅先生在課桌上刻下的"早"字,從此課桌文化便經(jīng)久不衰。我們研究課桌文化的人一般都把魯迅先生尊稱為"課桌文化創(chuàng)始人",此名我曾在隴南岷縣吧紀念魯迅一貼中用過。
魯迅刻字
魯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,出生于紹興城內(nèi)都昌坊口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。魯迅原名周樹人,英年早逝,他是中國現(xiàn)代著名的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
魯迅自幼聰穎勤奮,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,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,在那里攻讀詩書近五年。魯迅的坐位,在書房的東北角,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?,F(xiàn)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。
魯迅十三歲時,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,父親長期患病,家里越來越窮,他經(jīng)常到當鋪賣掉家里值錢的東西,然后再在藥店給父親買藥。有一次,父親病重,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,回來時老師已經(jīng)開始上課了。老師看到他遲到了,就生氣地說:"十幾歲的學生,還睡懶覺,上課遲到。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。"
魯迅聽了,點點頭,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,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。
第二天,他早早來到學校,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"早"字,心里暗暗地許下諾言:以后一定要早起,不能再遲到了。
以后的日子里,父親的病更重了,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,然后到藥店去買藥,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。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,料理好家里的事情,然后再到當鋪和藥店,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。雖然家里的負擔很重,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。
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,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,看到課桌上的"早"字,他都會覺得開心,心想:"我又一次戰(zhàn)勝了困難,又一次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諾言。我一定加倍努力,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。"
后來父親去世了,魯迅繼續(xù)在三味書屋讀書,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,是一位方正、質(zhì)樸和博學的人。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,那個曾經(jīng)讓魯迅留下深刻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"早"字的課桌,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(xù)前進。
魯迅十七歲時從三味書屋畢業(yè),十八歲那年考入免費的江南水師學堂;后來又公費到日本留學,學習西醫(yī)。1906年魯迅又放棄了醫(yī)學,開始從事文學創(chuàng)作,先后在北京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等學校教過課,成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。魯迅是中國文壇的一位巨人,他的著作全部收入《魯迅全集》,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廣泛地在世界上傳播。
文化之大,包羅萬象。如今"美食文化"、"旅游文化"等層出不窮,不登大雅之堂的"課桌文化"也有盛行之勢。課桌文化主要是指大學生涂寫或刻畫在課桌上的文字或圖畫。據(jù)調(diào)查,在大學教室里,只有11.5%的課桌是干凈的,大學生中經(jīng)常在課桌上涂寫或刻畫者占2.3%,曾有寫畫行為者占23.7%。
課桌文化由來已久,已成為校園一景。有人說其祖師爺是魯迅,他在三味書屋的課桌上刻下那個"早"字,宣布了課桌文化的誕生。
在小學里,你會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,每一張著漆的課桌上總有一道刺眼的白線,這是同桌的天然屏障,美其名曰"三八線"。這一文化現(xiàn)象不知從哪一代起即有了 ,現(xiàn)在仍代代相傳,顯示了其極強的生命力。
21世紀的課桌繼續(xù)發(fā)揚著魯迅文化的課桌文化,不光方便了你在課桌面上刻字寫字,而且方便涂改涂鴉。
鋼木結(jié)構(gòu)更耐用,桌面板材注塑封邊,可以隨意造型,讓你先愛上課桌,愛上課桌文化,愛上學習。
趁著"課桌文化"盛行之勢,強庭集團打造"樂享學習制造空間".
讓你能夠快樂地成長,高效地學習,傳承魯迅祖師爺?shù)摹霸纭蔽幕?,讓你不再賴床,因為強庭課桌椅的“課桌文化”。